現(xiàn)在是一個開放的社會,人的流動性相當大,你想獨善一身不用人家的東西一是不可能、二是辦不到,除非你擁有私人飛機、私人高鐵,而且出行的路都是你的專線,你到的地方有你定制的獨享旅館、飯店。那人家用過的人民幣,到你手上是不是也都扔掉的?應(yīng)該這樣說吧,有些不能分享的東西是不能被人用的,而有些可以分享的,用的人越多它的利用價值就越大,相對產(chǎn)生的經(jīng)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越高。要求衛(wèi)生、整潔沒有錯,但不能太離譜!。你想想,有嗎?沒有,就沒必要假清高了。
總之被認定為低保戶很難。有些貧困戶外表挺可憐,其實家里啥都不缺。能把別人捐獻的衣服扔掉,這就說明根本不困難。你有何感想?這都是些假貧困戶。但不能說每個低保戶都100%認定正確,那些假貧困戶當然不會接受別人穿過的舊衣服。有人在扶貧的時候給貧困戶送衣服,結(jié)果被人家扔了?,F(xiàn)在城里人捐獻的舊衣服,都是過去普通人想穿都穿不到的,就是現(xiàn)在那些真正困難群體的人也是非常喜歡的。就像前些年到農(nóng)村“要飯”的人一樣,給飯不吃,給糧不要,就是要錢。這樣的事例也不在少數(shù)。這種現(xiàn)象反應(yīng)岀一個突出的問題,貧困戶的認定不夠確切,有些地方在認定貧困戶時走過場,有些人認為反正不用村里岀錢,錢是國家的,多一戶少一戶無所謂,老百姓不反映就行,沒有拿到原則上來對待。這種現(xiàn)象的存在,給認定貧困戶也提岀了一個課題,必須要實事求是,嚴格認真對待,別讓那些假貧困戶影響了扶貧的真實意義。農(nóng)村貧困戶的認定,按照要求是非常嚴格的,要由個人申請,村民代表討論,最后還要村里把關(guān),報上去以后上級民政還要派人家訪。在外磕頭回家蓋樓。
查看更多關(guān)于為什么衣服被保潔扔掉了-好看的的詳細內(nèi)容...